智利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東倚安第斯山脈,西臨太平洋,北邊緊挨阿塔卡馬沙漠,南面則是靠近南極的靜謐之地。境內冰川雪峰連綿不絕,湖泊河流縱橫交錯,或雄壯、或旖旎,各種絢麗景色都匯聚在這個神秘的國度,如此獨特的地形營造出智利與世隔離的自然環(huán)境,也使這里成為孕育各式風格葡萄酒的搖籃。下面小編通過這篇文章帶你讀懂不一樣的智利葡萄酒。
歷史概況
最早的西班牙殖民者登上南美大陸,被智利肥沃的土壤、壯闊的美景、豐富的礦藏所吸引,智利擁有世界上最優(yōu)質的果園與農田,葡萄園也不例外,最早的葡萄酒業(yè)行業(yè)正是聚集在礦產區(qū)與主要的殖民城市附近,滿足從歐洲大陸來美洲冒險的人們日常生活需要。1810年,智利擺脫西班牙統治時,葡萄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產業(yè)。
19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洲的葡萄酒世界正遭受根瘤芽蟲病的侵害,而智利的勞動者們在開辟新的葡萄種植區(qū)的同時,還建立了一個重要的葡萄苗圃,從歐洲進口大量的葡萄樹切條。到如今,根瘤芽蟲害前的葡萄樹在歐洲已經消失殆盡,而在智利,卻還保留著這些沒有經過任何嫁接的原樹,使智利成為世界葡萄種資源中心而聞名天下。
在葡萄酒行業(yè)發(fā)展過程中,智利葡萄酒也屢經挫折,如20世紀30年代的“禁酒運動”中限制葡萄酒產量并征收高額賦稅,1973年皮諾切特政變獨裁造成國際制裁,出口市場受到重創(chuàng),直到1989年后皮諾切特集團垮臺。
智利的葡萄品種
智利生產的葡萄酒,大多數來自于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國際品種。例如赤霞珠、梅樂、霞多麗、長相思。這個也是智利人實在之處,因為這些葡萄品種經濟實惠,容易獲得市場接受。而且近年來,智利的西哈、維歐涅、雷司令、黑皮諾也有上佳的表現。
20世紀90年代,卡曼納(carmenere)被發(fā)掘出來,在很長時間,卡曼納一直被智利人被認為是梅樂,雖然卡曼納的風味特點與梅樂相似,在智利卻有黑色水果、草藥的香氣、而且比梅樂晚熟。如今,卡曼納已經成為智利的代表品種,為智利葡萄酒不斷贏得美譽。
智利主要葡萄酒產區(qū)
伴隨著北部礦業(yè)的衰退,在圣地亞哥以南,狹長、肥沃的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大量的葡萄園被開發(fā),而在圣地亞哥北部以及智利更南端的地區(qū),隨著智利開放程度加深,大量資金涌入智利,新的葡萄園也在不斷涌現。
阿空加瓜(Aconcagua)內陸火熱干燥,生長期特別長,晚熟的赤霞珠、卡曼納在這里大放異彩,是智利特別重要的紅葡萄酒產區(qū)。較溫暖的西面分布著一些喜熱的葡萄品種,而海岸方向則有些喜歡涼爽氣候的紅葡萄品種。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之所以這個產區(qū)這么容易記,大概與我們所熟知的那首歌太有名的緣故吧。但卡薩布蘭卡的特別之處在于,20世紀80年代后才開始種植葡萄,他遠離傳統產區(qū),面對海風,降雨量高,沙質土壤,海洋霧氣、春季霜凍,秋季漫長而又涼爽,白葡萄酒霞多麗、長相思引人注目,也有黑皮諾出品。
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我們市面所見的諸多智利葡萄酒,絕大多數都出自于這個產區(qū)。即使今天,智利出口的葡萄酒90%以上都來自于這片肥沃而又干旱的產區(qū)。這里擁有智利3/4的葡萄園,從圣地亞哥的南端一直由北向南延伸300公里,這么一個大的產區(qū),是其它任何產區(qū)都無法企及。
麥坡(Mapo Valley)是智利境內歷史最悠久,也是最優(yōu)秀的葡萄酒產區(qū)。許多頂級的葡萄酒都來自于這個產區(qū),盡管當中有許多霞多麗,但是,高品質赤霞珠的赤霞珠才是人們青睬這個產區(qū)的原因。因為白天溫暖,夜晚涼爽,生長期漫長,多石的土壤,干熱的安第斯山風的影響,使得這里的赤霞珠風味濃郁,果香四溢,令人垂涎。
拉佩爾谷(Rapel Valley),這里由空加瓜谷(Colchagua)與空加波谷(Cachapoal)兩個次產區(qū)組成。與麥坡一樣,這里也是重要的紅葡萄酒生產中心,卡曼納在這里表現非常優(yōu)異,而西哈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空加波谷中有一個小山谷阿帕塔山谷(Apalta),生產智利最優(yōu)秀的紅葡萄酒。
莫萊谷Maule Valley是近幾年來與克里科谷(Curico Valley)一起發(fā)展起來的產區(qū),已經成為智利葡萄酒中的后起之秀,表現了非凡的潛力。隨著近年來投資的日益增多,莫萊谷的發(fā)展也是日新月益,得益于這里涼爽的氣候,許多國際品種在這里表現優(yōu)異,性價極高。
智利南部比奧比奧谷(Bio Bio)、依塔達谷(Itata)受到太平洋強烈的影響,有著更為涼爽的氣候,一些優(yōu)質的芳香型白葡萄酒在這里找到了他們理想的生長之地。隨著投資的深入,這里也將會得到更長足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