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葡萄酒的價格各異,既有十幾萬的天價葡萄酒,也有幾十元的廉價葡萄酒。為什么這些葡萄酒的價格差異那么大?
有行家開玩笑說,一瓶500塊錢的葡萄酒,只有100元是生產成本,剩下的都是溢價,這個“溢價”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實,葡萄酒的價格是由幾個因素共同影響的,我們今天就詳細說這些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
高價從產區(qū)抓起
葡萄酒價格的第一個秘密藏在土地里。來自名氣或者等級更高的產區(qū)的葡萄酒價格會更高,譬如在勃艮第,等級高的葡萄酒價格更高。特級園的價格幾乎是一級園的3至4倍,而一級園的價格則大概是村莊的3倍。
葡萄園的名氣也會有所影響。以羅曼尼•康帝為例,撇開最貴的康帝園不說,踏雪園比李奇堡更出名,所以年份相同的踏雪園的價格比李奇堡的高。
如果你不認識具體的產區(qū),那么牢記一個規(guī)律:酒標上產區(qū)越細,葡萄酒的質量往往越好,所以價格也就越貴。
葡萄園管理成本
酒莊對葡萄園的管理也對葡萄酒的成本和品質有非常大的影響。開發(fā)一座葡萄園十分費時費力,土壤耕作、栽種樹苗以及棚架管理等都會產生巨大開支。
有些酒莊還會雇傭大量工人來完成栽培、灌溉、修剪等工作,有些酒莊甚至采用無人機或者其它專業(yè)設備來管理葡萄園。因此在為葡萄酒定價時,酒莊會將這些管理成本都計算在內。
年份好壞
所謂的年份,指的是釀酒葡萄的采摘年份。年份和氣候、產區(qū)、酒莊/品牌,還有酒評家評分都直接相關。如果采收葡萄的年份氣候條件好,能為葡萄的生長和成熟提供理想的生長條件,因而最終釀造的葡萄酒品質自然會更佳,價格也會更高。
中國一句“飯越擱越餿,酒是越陳越香”的老話,似乎也與能與判定葡萄酒的好壞搭上點邊。但年份又不僅僅指向老,還要特定的年份才值錢。
比如:一瓶1982年的拉菲正牌市場標價是大幾萬RMB,而一瓶1981年拉菲的卻只要一萬多元。
如果你不了解某一個年份,可以查閱相關葡萄酒評論家的記錄。隨便搜搜都是羅伯特•帕克、杰西斯•羅賓遜、詹姆斯•薩克林等人的評分和品鑒記錄,這些品鑒記錄和評分在一定程度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一個年份的優(yōu)劣。
品牌價值溢價
這指的是葡萄酒生產商的品牌。品牌到底值多少錢呢?考慮到所有費用,一瓶列級莊葡萄酒的生產成本也只需要30-50美元。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瓶列級莊葡萄酒的價格高于這個參考成本范圍,那高于的部分應該來源于市場推廣、管理費用、品牌溢價和利潤率等。
與產區(qū)名氣一樣,葡萄酒生產商或酒莊的名氣越高,葡萄酒的價格自然越貴。這就是為什么拉菲、柏圖斯等名莊的葡萄酒往往要價不菲。因為這些酒莊出身名門,具有無可限量的品牌價值,喝得就是面子。
釀造過程很燒錢
在葡萄采摘的環(huán)節(jié),一些酒莊會采用人工采收,有些采收工作甚至需要在夜間進行,這就增加了不少成本。而在釀造過程中,釀酒設備如不銹鋼罐和橡木桶等都需要不少費用。
一些葡萄酒在上市銷售之前,需要經歷漫長歲月的陳年,這時便會產生維護儲存設備的費用。比如意大利的巴羅洛在上市前需要在酒窖中陳釀至少2至3年,因此價格會比年輕易飲的葡萄酒高一些。陳釀的過程亦是酒莊延遲獲利的過程,因此釀造過程產生的附加成本也是酒莊在為酒款定價時會考慮的因素。
有些酒莊還會不惜一切代價聘用技藝精湛的高級釀酒師作為釀酒顧問,指導酒莊釀酒。聘請的費用也是一筆大開銷,這些費用都會平攤到每瓶葡萄酒的價格。
包裝設計又是一筆數(shù)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先天因素外,影響葡萄酒價格的還有這些后天因素。葡萄酒釀成后,酒瓶、瓶塞、酒標等包裝都是需要花錢的地方。
不同的選擇會出現(xiàn)不同的質量和價格,有些成本低的葡萄酒會采用普通的包裝,所以價格相對低。有些頂級名莊,例如木桐還專門邀請國際知名藝術家設計酒標,這些都會增加包裝成本,從而影響葡萄酒的價格。
最終還是看市場供需
釀酒商在出售葡萄酒的時候,會根據(jù)葡萄酒的總生產成本來定價。消費者在購買葡萄酒的時候,是根據(jù)葡萄酒的價值來進行支付的。
經濟學家認為,價格是供求關系之間的平衡點。也就是說,它是消費者愿意支付的金額與生產者愿意出售的金額兩者中間的交點。
雖然全球各地都生產葡萄酒,但是頂級葡萄酒的產量還是相對有限的。像波美侯的車庫酒以及加州納帕的膜拜酒,名聲顯赫,產量稀少,備受全球消費者追捧。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它們的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
以上是影響葡萄酒價格的重要因素。當然,葡萄酒的價格也不完全由這些條件決定,其它諸如運輸、宣傳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葡萄酒的最終價格有所影響。
總之葡萄酒的價格牽涉到很多原因,再加上葡萄酒銷售涉及到很多經營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疊加的利潤需求不同,這個水就搞得很深了。